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32篇
  免费   2983篇
  国内免费   4387篇
教育   22619篇
科学研究   8566篇
各国文化   95篇
体育   3800篇
综合类   3379篇
文化理论   78篇
信息传播   696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681篇
  2020年   695篇
  2019年   842篇
  2018年   956篇
  2017年   1070篇
  2016年   1147篇
  2015年   1833篇
  2014年   2264篇
  2013年   2588篇
  2012年   3143篇
  2011年   3705篇
  2010年   3640篇
  2009年   3111篇
  2008年   3367篇
  2007年   3327篇
  2006年   2332篇
  2005年   1980篇
  2004年   1764篇
  2003年   1348篇
  2002年   1383篇
  2001年   1000篇
  2000年   674篇
  1999年   449篇
  1998年   323篇
  1997年   302篇
  1996年   249篇
  1995年   183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5篇
  1979年   10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6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丰 《科教文汇》2020,(8):51-52
良好的自信心是学生成长发展的现实基础,对于其完成学业任务与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晨曦微讲坛”是结合学生实际开设的育人平台,发挥以小见大、以微知著的比较优势,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参与活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积累成功体验,提升自身自信心。  相似文献   
2.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众多新闻报道之中,数据新闻作品及数据可视化产品表现抢眼,效果独特,影响广泛,充分体现出数据新闻在新闻事件统计、分析、研判上的独特优势。大数据工具的介入,更让数据新闻从之前的"可视化"阶段衍变进入"工具化"阶段,成为此次公共卫生报道中值得研究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3.
腘绳肌损伤是运动员最常见的损伤之一,损伤后极易复发并影响运动表现。运动员团队最关心的问题是能否尽早恢复训练和重返赛场,尽可能减少停训反应,但是盲目地早期运动,不仅加重症状,再次损伤的风险也会升高。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年来最新研究成果,建议做好临床、运动功能、心理三方面的评估,达到以下标准方可重返赛场:损伤部位无痛,患肢柔韧性和关节活动范围恢复伤前水平,无疼痛恐惧感,力量达到伤前90%水平;加减速、冲刺、变向、耐力、灵敏度、有氧和无氧等运动专项能力达到伤前90%水平;心理评估分值达到75分以上,恢复重返赛场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已成为一项国策,研究如何提高和建设可持续发展性的体育产业经济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体育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建设体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哲学辩证理论分析体育产业经济对体育强国构建的重要性,统计分析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结合十九大新时代背景下给出未来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策略以期寻求为构建体育强国给出一些指导意见。认为:体育经济是体育强国的重要基石;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政府政策导向市场化、跨产业融合增加与其他产业的结合度对构建体育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视力在不同类型体育项目间的发展特征,为体育锻炼改善视力的应用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10岁无专门体育训练经历的在校学生和参加足球、乒乓球、跆拳道、空手道、游泳、体操等项目的俱乐部或体校学生,共603名。使用动态视力检测仪和标准对数视力灯箱测量动态视力和静态视力。计算动静比(动态视力/静态视力),并将其作为衡量动态视力发展水平的指标。结果:6~7岁是动态视力发展的敏感期(P<0.05),8岁、10岁男性儿童的动静比高于女性儿童,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外体育练习组的动静比高于普通在校学生组(P<0.05),开放性运动项目的动静比高于闭锁性运动项目(P<0.05)。结论:参加体育锻炼对动态视力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且不同运动项目的影响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两种大强度间歇训练手段对优秀自行车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5名备战全国“十三运”的云南省自行车队男子运动员随机分为3组, S组训练方案采用SIT/耐力训练, H组训练方案采用HIIT/耐力训练, C组为对照组,进行传统耐力性训练;训练持续3周。训练前后进行递增负荷测试和有氧运动能力测试,测试指标包括最大摄氧量绝对值(VO2max)、最大摄氧量相对值(VO2max/kg)、每分通气量(VE)、最大心率(HRmax),并通过公式计算每搏输出量(SV),以及测试递增负荷后即刻血乳酸(BLA)、最大有氧功率(P)和40 km个人计时成绩进行了测试。结果:(1)3周训练后,S组运动员VE、HRmax、SV、VO2max、VO2max/kg、P和ITT40km均较训练前有显著性提高(P<0.05);H组运动员VE、VO2max/kg、ITT40km较训练前有显著性增加(P<0.05),BLA有显著性的下降(P<0.05)。(2)S组运动员ΔVE、ΔHRmax、ΔSV、ΔVO2max、ΔVO2max/kg、ΔBLA、ΔITT40km显著提升(P<0.05),且优于其余两组;H组仅ΔITT40km存在明显提升(P<0.05)。结论:间歇训练结合耐力训练对优秀公路自行车运动员的呼吸系统、有氧供能系统可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SIT结合耐力训练较HIIT结合耐力训练或传统耐力训练更能提高公路自行车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和有氧运动能力,训练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身体运动、身体动作带有明显的族群记忆和参与意识,是一种可供他人观赏的身体运动文化,天然地蕴含了以身体体验为主要感受形式的美好生活意蕴和身体审美内涵。研究通过对体育人类学审美维度的深入探讨与分析,有效回应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所涉及的身体审美性、表演性主题以及民族传统体育审美意识、审美文化等问题,为推动我国体育人类学、体育美学学科发展,促进体育理论探索争鸣和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使用移动社交网络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调查数据显示微信已成为拥有老年用户数量最多的移动社交网络,构建微信老年用户群体画像对促进老年人提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能力,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通过移动终端日志追踪软件获取微信老年用户使用日志数据,并构建实验环境、布置实验内容获取老年用户使用能力数据,利用k-means算法对数据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并对老年用户属性及使用行为数据进行讨论分析。[结果/结论] 基于老年用户画像体系中的用户属性及行为数据聚类结果深入分析微信老年用户行为特征,发现微信老年用户与其他用户群体相比使用强度、交互强度、使用能力偏低;而且微信老年用户群体具有显著差异性,学历越高的老年用户使用能力、交互强度、使用强度越高,即微信活跃老年用户多为高学历用户。根据微信老年用户行为特征制定中国老龄化社会发展中针对老年人的相关社会引导政策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给航海模拟器建立实用可靠的船舶在波浪中运动的数学模型,基于二维线性势流理论,采用多系数保角变换法对每个船舶横剖面进行高精度拟合,计算各个横剖面的水动力系数和波浪激励力,利用Visual Studio自主开发出船舶在规则波中的纵向运动数值模拟程序。为验证这个数值模拟程序的可靠性,对S175集装箱船在迎浪中运动的幅值响应因子(response amplitude operator, RAO)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弗劳德数为0.275时,RAO计算结果在大部分频率范围内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因此,这个数值模拟程序能准确地对船舶在波浪中的运动时历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10.
运动可引起体内能源物质的消耗并导致内环境的改变,合理使用营养补充剂可以维持生物体内的环境稳态,对高水平运动员竞技成绩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β-丙氨酸是目前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一种运动营养补剂,作为机体内合成肌肽的限速前体,补充后可增加骨骼肌内肌肽含量,从而增加肌肉对无氧酵解过程中H+堆积的缓冲能力,延缓运动疲劳,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和运动表现。本文综述了β-丙氨酸作为运动营养补充剂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对不同类型运动影响效果的研究进展,并针对β-丙氨酸的剂量应用、补充方法、不良反应等进行了总结,为该营养补剂在运动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